查看原文
其他

从婴儿到学龄,妈妈会经历的所有困难汇总(必须收藏)

2017-12-12 第二书房阅读空间
编者按
这是一篇宝藏一样的文章,因为太全面、太专业、太实用了!简直就是儿童问题百科全书啊!爸爸妈妈们大可不必一次性看完,不妨当作工具书先收藏,等碰到孩子有某个现象出来时,再针对性地边看边学,相当专业、系统、实用。

一、大脾气典型表现:稍微不顺心就大哭大闹、大吵大叫,甚至摔东西、撒泼打滚,而且很难平息,有时候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很难劝阻。
成因:如果可以排除先天神经类型的原因,孩子的大脾气往往是伴随着自我意识发展而来的。对于那些语言能力还比较局限的孩子来说,脾气一般起因于有了需求主张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当养护者无法及时满足这种需要甚至无视这种需要时,小脾气便被引爆了;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来说,脾气则可能起因于惊恐、孤独或不被赞赏的负面情绪。

对策:

1、父母首先要意识到发脾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千万不要把孩子容易发脾气视为家庭教育的失败,而且根据美国亲子沟通专家帕蒂的提法,发脾气其实是孩子的心理康复机制之一,借助这个过程,孩子将发泄掉许多不良情绪,比如沮丧和无助感。所以不要轻易用强制的办法终止这一过程。


2、没有无缘无故的脾气,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还应学会查找脾气背后的原因,比如,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某项需求?是否自己处理冲突的方式让孩子产生了不公平感?孩子是否遇到了什么学习障碍?如此等等,这类追问更容易帮自己对症下药,而孩子也将从父母善解人意的处理方式中学会设身处地,得到成长。


3、学会接纳孩子的脾气固然重要,但如果还没有足够的耐心处理孩子的脾气,就不要硬撑着,可以让其他家人帮着留心脾气风暴中的孩子的安全,自己到另一个房间冷静一下,离开之前可以跟孩子解释一下,比如“妈妈感到自己的脑袋都快爆炸了,看来妈妈需要冷静一下”之类的,但千万不要说些“再哭就不喜欢你了”、“哭够了再来找我”之类的话,我们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耐性的极限,但不能否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的痛苦雪上加霜。
二、爱打人
典型表现: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动辄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甚至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上去就打人。

成因: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如下几种——

(1)交往技能不发展,遇到问题时不懂得艺术地解决问题,便简单地采取了打人的策略。特别是在多次动手打人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后,就更容易认为“打人”是他左右这个世界的有力武器,自然就会频繁借助它的威力了。


(2)安全感不巩固,遇到非常态的环境,就容易紧张,进而通过打人来先发制人、自我保护。


(3)教养方式不当。如果养护者在教育过程经常采取暴力方式,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消极影响,一来孩子可能会习得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二来受到责打的孩子可能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其他人身上。

对策:

1、适时进行交往技能的教育,引导他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并及时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


2、培养孩子的安全感,鉴于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需要专门撰文论述,不拟在这里展开。


3、利用孩子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给他讲一些正面的故事,为他树立一个榜样原型供他模仿。同时停止打骂的教育方式,对宝宝的交往圈子最好有个控制,少让他和一些爱动手的孩子来往。


4、对于已经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的孩子,可以诱导他说出打人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处理,逐个“击灭”。
三、好胜心强
典型表现: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凡事都要争第一,达不到目的就灰心丧气甚至耍小性子。

成因:

孩子在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会逐渐喜欢在有意无意的横向比较中确认自己的本事和价值,这就是竞争意识的来源。所以,“好胜心”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应该说是一种本能,未必具有道德层面的意义。


当然,孩子喜欢争强好胜,还可能是因为家长不经意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暗示,即孩子表现好了就高兴,表现不好了就不高兴,以成败论犒赏,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一定错觉:爸爸妈妈只喜欢强胜的我,如果输给了别人,他们就可能不喜欢我了。于是便出现了为了讨爸爸妈妈欢心而好胜的行为。

对策:

1、认识到好胜行为在某个年龄阶段的合理性,在坦然接受的同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孩子的好胜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互动时,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反应,不要过分在意他们的输赢,否则就可能“逼”出一个好胜的孩子。


3、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过分好胜的习惯,正确的做法并不是禁止孩子竞争,而是让孩子明白失败了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孩子和别人玩“扳手劲”失败了,您可以这样安慰他,“虽然你的手劲不如XX大,但跳的比他高啊!”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做得好,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论成败,自己都是父母最爱的那个小孩。


4、日常生活中,父母还可以有意创造一些教育契机,比如,在跟孩子比赛时故意输掉,然后学着孩子的样子生气地罢工并说些“输了,不玩了,真没劲”的话,如果孩子反过来恳求继续玩,则在继续玩的时候赢她,观察她输了之后的反应,如果她输了就像平时一样不开心甚至罢工,就引导孩子反思刚才自己输了罢工时她作为赢家的所思所想,并借机给她讲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


如果孩子输了能够做到继续努力,就借机表扬她“输得起”的勇气,然后,家长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故意让她赢,进一步引导她体验“输了并不可怕,只要不放弃努力,就可能成功”的道理。孩子在同伴交往或阅读绘本、观看碟片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机渗入相应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渐渐明白了最重要的游戏或交往本身的快乐,而非谁强谁弱这个结果。


5、必要时,家长甚至可以淡化对孩子成功成绩的反应,强化对其“输得起”之行为的肯定,当然,这要把握一个度,不要矫枉过正,否则,孩子果真一点竞争意识都没有了,也未必是件好事。
四、不收拾玩具(归位意识较差)
典型表现:玩具玩完后满地狼藉也不管,或者就地一扔就干别的事情去了。
成因:孩子不爱收拾玩具与归位意识发展不力有关,再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秩序感。

对策:归位习惯的背后是良好的秩序感,但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来说,秩序感的发展还不会很充分,所以家有这个年龄宝宝的家长不要期望值过高,3岁之后的孩子,随着秩序敏感的加强,就有可能以归位为乐了。但孩子不会天然发展出归位意识,需要父母做如下方面的引导:
1、注意言传身教,养成用过的东西及时归位的习惯,并及时通过语言强化这样做的道理,一来这样可以唤起孩子的秩序感,二来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示范,因为孩子是“偷学大师”。

2、多给孩子看一些带相关情节的绘本或碟片,引导孩子向故事里的小主人公学习。


3、如果不管大人想什么办法孩子都不配合归位,则可以引入强制措施,比如孩子玩喜欢的玩具的时候,不及时归位就把这个玩具“没收”,让他们体验不及时归位带来的负面结果,而且,给孩子制定的归位规则就要执行到底,一旦破坏就果断地给孩子“惩罚”,不破例,不让孩子心存侥幸。另外,家里玩具太多有时候也会让孩子随便乱扔,可以把孩子不大用的玩具收起来,就留几个常用的在外面,这样孩子就知道珍惜了。
五、说不知轻重的“狠话”
典型表现:喜欢说一些很厉害、很难听的话,比如,“我要把你从楼上踢下去”、“你真是个大笨蛋”、“我要掐死你”之类的。

成因:

套用敏感期的理论,这种“狠话”就是孙瑞雪老师所谓的“诅咒式语言”,一般发生在语言敏感期的某个阶段,而且,由于孩子说这类话的初衷时体验语言的力量,大人越是重视她这种表达,反应越剧烈,她用的越来劲。


当然,狠话也可能是模仿来的。如果孩子的成长环境中经常出现这类语言,则善于模仿的孩子便可能“偷学”过来。

对策:

1、孩子说狠话时,家长不妨以冷处理为主,当做没听见,当他们发现这种语言其实没有产生什么力量时,就没有继续的动力了。


2、为孩子提供健康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无从模仿。
六、顽皮淘气
典型表现:喜欢捣鬼搞怪,且以成功引起他人注意为乐。

成因:孩子喜欢调皮捣蛋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体验自己的力量。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渐渐意识到自己和别人是有关系的,自己的言行可能会引起别人不同的情绪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她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进而喜欢上通过捣鬼左右别人的情绪。


(2)自我发泄。孩子的大动作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喜欢到处探索,交往意识也日渐加强,但由于活动和交往空间的限制,这些意愿通常难以得到满足,在旺盛的精力还没有更理性的宣泄渠道之前,捣乱、搞鬼当然成为一种选择。


(3)引起大人注意。有时候孩子淘气则是因为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想借此引起大人注意,进而获得关爱。
对策:

1、认识到淘气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行为表现,不给孩子乱贴“多动症”、“皮的要死”之类的标签,以免让孩子受到负面的心理暗示。


2、耐心分析孩子淘气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比如,如果是因为情感需求的缺失,就给予更多的关爱,如果是因为旺盛精力无处发泄,就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给孩子找个玩伴,让孩子更妥当地释放自己的能量。


3、当孩子通过淘气来试探我们的行为反应的时候,我们也要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借机帮他们调整行为底线。比如,当孩子拿着插头玩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妥善制止,平静地把孩子抱开,告诉他们插头是用来通电的,不是用来玩的,并进行更安全的防护。

4、淘气有时候也为密切亲子关系提供契机,所以有时候我们也不妨放下大人的架势,同正在淘气的孩子闹作一团,则亲子之爱很可能在这种没有“年龄界限”的打闹中得到提升。


5、当孩子在淘气中表现出一定的创意时,我们还可以因势利导,将孩子淘气的能量导向更理性的轨道,比如,当孩子把布娃娃扔的到处都是时,我们不妨蹲下来抱起布娃娃,温柔地哄她睡觉,或许,受到感染的孩子也会因此跑过来,跟我们玩起“过家家”的游戏呢。
七、执拗
典型表现:喜欢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尽管有时候这种意愿看起来是“不可理喻”的胡闹,但一旦被拒绝,就会烦躁不安,奋力反抗,大哭大闹,难以平息。一般来说,孩子的执拗敏感最容易出现在3-4岁。成因:
1、秩序感作怪。孩子喜欢尊重既定的习惯或程序做事,并期待世界按照这种秩序感运行,一旦秩序遭到挑战,他就会为了维护这种秩序而抗争。比如,《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中有一个案例,一个小男孩喜欢穿着外套睡觉,即使阿姨需要给他换内衣的时候,他也认为不能把他的外套脱下来,但是换内衣必须把外套脱下来,结果他就大哭大闹不已…….
2、两岁以后的孩子,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和探索能力的提高,他们发现自己可以控制越来越多的东西,由此也变得喜欢挑战大人,并从中体会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常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进入了“第一个心理反抗期”。

对策:

1、认识到执拗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逾越甚至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阶段,做好耐心陪孩子渡过这段时期的思想准备,不过多限制他们的淘气行为,因为我们缺乏耐心的简单处理,可能不利于孩子顺利走出这个敏感期,从而对他们今后的心理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在这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夫妻双方在孩子最好统一认识,否则,就会出现孩子闹起来时两个人反差较大的处理方式,这样很容易让孩子“钻空子”。


2、尽量满足那些合理的或者是非原则性的需求。对于那些原则性的要求,如果我们不能满足,也要理解孩子,做好慰抚工作,通过拥抱、讲道理、转移注意力、寻找替代目标等平息孩子的痛苦。
3、多体察孩子的秩序要求,尽量顺从他们这种要求,在吃不准的情况下,还可以多征求他们的意见,以免不小心惹火了小家伙。
八、占有欲强
典型表现: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动,别人一动就大吵大叫地嚷着“这是我的!”、“不让弟弟坐我的小凳子”之类的,看到别人的好东西则想占为己有。
成因:

一般来说,这种行为是孩子两岁左右之后才出现的,因为这个时候,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渐渐出现了对自身所有权的主张,并尝试着努力维护这种所有权。


而且,有时候这种所有权意识还来的相当广泛,即使那些原本不属于他的,但看起来很好或者只是他先发现的好东西,也会去主张自己的所有权,于是就发生了这样那样在成人看起来有点“自私”、“霸道”的独占行为。但这种行为只是阶段性的,随着孩子分享意识的发展,这种独占现象将有所减缓。

对策:

1、认识到这种行为只是阶段性的,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进程中的正常表现,没有道德意义上的动机,理解和包容他们的行为,不乱给他们戴“自私”、“小气鬼”之类的帽子。


2、尊重孩子的所有权意识,可以给孩子讲分享的道理,但不强迫孩子分享,否则孩子在刚刚学会主张自己权益的时候就习惯被剥夺,成人后容易养成依附人格。
九、说谎
典型表现:喜欢说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话,有时候还一脸的无辜。
成因:说谎是幼儿期常见的行为,主要成因如下:

1、孩子想像力有了一定发展之后,有时会出现难以分清想像与现实的情况,所以很容易把想像出来的东西当成现实来表述,产生说谎行为。


2、如果父母处处以“好孩子”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在这种压力之下,就可能会认为:只有我做个好孩子,爸爸妈妈才会喜欢我,如果我承认了某件“不乖”的事情,比如弄脏地板,他们就不会喜欢我了。同样,她还会认为,如果我说明已经做过某项“好事”,比如分享。爸爸妈妈就会更高兴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很容易出现说谎行为。


3、有时候说谎还是孩子逃避某项“苦差事”的借口,比如,当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时候,就可能声称自己还有别的事做,试图“逃过一劫”。

对策:根据孩子谎言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

1、如果孩子因为想像和现实混淆而说谎,我们就不妨多琢磨一层,看看孩子背后的真正需要或担忧是什么,然后在找到这个根源的基础上,跟孩子共情,引导孩子说出谎言背后的真实意图,并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或排解他们的担忧。


2、如果孩子迫于“乖宝宝”的压力而说谎,我们就要检查一下是否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重新设定自己的期望标准,让孩子有机会按照正常的心理发育节奏展示自己。


3、如果孩子实在想逃避一件不想做的事情而说谎,我们就不妨看看是否孩子必须做这件事,如果可作可不做不妨放孩子一马,如果必须要做,则要给孩子讲清道理,支持孩子面对属于自己的责任或义务……
十、喜欢咬人
典型表现:喜欢咬人,有时候甚至没有任何征兆就突然下口。
成因及对策:孩子咬人的原因多种多样,对策也应有所区别,下面就分不同情况进行介绍——
1、长牙
原因:长牙期的宝宝由于往往由于乳牙萌出时刺激牙床而出现牙痒现象,而孩子的20颗乳牙一般在2-2.5岁出齐,所以,如果2.5岁以内的孩子出现了咬人现象,父母应该优先考虑是否在长牙。
对策:给孩子提供一些稍硬的食物供他们咀嚼,借以缓解出牙期的不适,减少孩子的咬人冲动。
2、口腔敏感期没有充分发展
原因:孩子一岁之前往往要经历一个口腔敏感期,喜欢把拿到手的东西塞进嘴巴里进行探索行为,但有的成人怕这样不卫生,看到孩子用嘴巴咬东西就会制止,以致孩子的口腔探索欲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出现滞后或补偿的现象,其表现之一就是喜欢咬人。
对策:给孩子提供不同质地、硬度、味道、形状的干净东西,供他撕咬和品尝,以补偿孩子错失的探索机会,但也有时候,孩子觉得皮肤之外的东西“不解渴”,果真如此,我们也不妨牺牲一下,拿洗净的胳膊等痛觉不明显的部位让她咬几次,不要担心孩子会上瘾,就像孙瑞雪老师所说:“咬皮肤似乎能很快满足这一敏感期,并让孩子迅速度过去。然后,儿童会出现高度的宁静和下一步的智能需求。”

3、用咬人来表达爱意

原因:两岁以后的孩子,尽管交往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交往技能却没有相应地发展,以至于把咬人作为表达爱意的方式,尤其是对那些经常被爸爸妈妈亲吻的小朋友来说,这种方式更容易被采用,因为小家伙被爸爸妈妈亲吻时感觉很好,于是便模仿着去亲爱别人,但由于尚不懂得如何把握“亲吻”的度,结果把牙齿也用上了。


对策:遇到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要相信,随着孩子交往技能的发展,用咬人来表达爱意的行为会渐渐消失,另一方面,也不妨通过积极引导或避免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示范让孩子放弃或忘记这种表达方式,比如,跟孩子在一起时,尽量别再用亲吻来表达爱意,以免孩子进行不恰当的模仿,并对孩子表达爱意的方式进行指导。

4、好奇心作怪

原因:两岁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连他人的表情都可以进入他们的探究之列,如果哪天小家伙无意中基于其他原因咬了别人,碰巧发现被咬者的应激反应很好玩,就很可能恋上这种捣鬼的感觉,借以观察千变万化的表情。


对策:既然孩子是因为好奇而咬人,就不妨拿更新奇的事物来转移她的注意力,如果再不奏效,就索性严肃地告诉孩子,“人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咬的!”并果断地用行动制止,很可能开始孩子会不听劝告,甚至会哭闹地坚持,但重复几次后,孩子就会接受“人不是用来咬的”这个“探究结果”。

5、无聊或发泄情绪

原因:像大人一样,孩子也有无聊或郁闷的时候,由于幼小的他们尚未掌握理性的宣泄渠道,咬人有时候就成了发泄的方式。


对策:给孩子充分的关爱、及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避免孩子的消极情绪而减少咬人机会,当然,如果孩子仍然有因情绪而咬人的机会,在上述转移注意力、劝导等处理办法无效的情况下,就耐心倾听孩子哭吧!
十一、不守规则
典型表现:做事不按常理出牌,我行我素,没有规则意识。一般发生在低幼儿,特别是没有上过幼儿园的1-2岁孩子身上。
成因:由于低幼期的孩子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即使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他们感兴趣的也不是小伙伴本身,而是他们共同的玩具或活动,因而容易出现旁若无人的“独自游戏”情形,而不会遵循什么规则。

对策:

1、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不要强求孩子遵守一定的规则,因为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游戏只是一种带来快乐体验的本能宣泄,如果过早予以干预和限制,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


2、规则意识可以在同伴合作游戏中逐渐形成,为此家长可以多给孩子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让孩子在交往中认识遵守规则所带来的良好结果,增强相应的愉悦情绪体验,并适时予以语言强化,以此帮孩子建立对规则的积极态度定势。
3、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比较容易逆反,正儿八经的说教可能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适当借助绘本或其他形象的教育手段,并注意保持随机、及时的原则可能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十二、喜欢重复
典型表现:喜欢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比如,一本书看了十几次、一首歌听了十几遍还乐此不彼,一要求她换一个就不开心。
成因:

孩子喜欢重复,主要跟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心理发展特点有关。一方面,幼小的孩子,由于记忆力和理解力还相对有限,一个新奇的概念、词句、旋律或事物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在不断的强化中将他们纳入长时记忆,成为可以随时提取的表象、语言等创造素材。另一方面,在“全能”的父母面前,幼小的孩子常常因为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或身外的物质世界而感到自卑。


而“重复”,却使儿童感受到力量和独立,因为,如果孩子能够“重复”进行一种活动的时候,往往是因为她能够自主地控制那种行为(熟练地在瓶子里装、倒豆子)、拥有选择自由(比如,指示妈妈给她放某首歌)或者体验熟悉的场景(比如温习同一个睡前故事)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常能够控制局面而获得一种力量,进而产生心理的安全感。

对策:既然“重复”是孩子的学习方式和获得心理能量的基础,我们就不妨多一份耐心,在陪孩子“重复”做事的过程中分享他们成长的快乐,这即是对他们学习方式的尊重,也是对他们选择自由的肯定!
十三、多动
典型表现:喜欢爬上爬下、扔来扔去、钻进钻出、东摸西动,仿佛没有停歇的时候。
成因:发展心理学中有个“自发使用原理”,即有机体内部的某些机体功能形成和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婴幼儿就会自发地加以充分利用。所以,随着孩子大小动作技能的发展,孩子便可能在自发运用这些技能的过程中变得十分“多动”。

对策:
1、剔除不合理的“乖宝宝”情结,认识到一个身心健康、精力旺盛的两岁孩子,本身就是活泼爱动的,只有那些患有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的孩子才懒言少语。

2、顺势而为,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宽松的活动环境,更积极的做法则是适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3、不要给孩子乱扣“多动症”的帽子,否则,孩子轻则会感到逆反而愈加好动,重则将受到负面的心理暗示而将自视异于常人,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导向是极为不利的。
4、如果实在无法忍受孩子漫无目的的乱动,也可以引导孩子合理释放旺盛的精力,比如,运用比较有意义的活动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带孩子走进大自然等新奇的空间,在满足孩子探索欲的同时拓展他们的视野。
十四、粘人
典型表现:一刻也不想离开妈妈,妈妈在场就不想让别人抱,妈妈离开就大哭大闹难舍难分。

成因:粘人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1)妈妈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孩子对妈妈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2)尚未同妈妈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离开妈妈便感到不安。
(3)突发事件的影响,让孩子的秩序感受到冲击,产生了“无法掌控局面”的不安全感。

对策:

1、认识到“粘人”不是坏习惯,而是孩子心智成熟的一种表现,用家庭教育专家小巫的话说,这说明孩子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他能够判断自己单独做事与跟妈妈在一起的不同,也有能力做出让自己更快乐的选择――跟妈妈在一起。


2、孩子粘人时,千万不要强行推开,以为那样就可以培养独立性,这种想法只能说是一相情愿。只有从妈妈那里得到足够的情感满足,孩子才会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3、把自己交给孩子去“粘”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对他的引导,在放手陪孩子的同时,不妨加强对他独立性的培养,比如有意识地陪孩子做些游戏或简单家务,并不时夸赞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样就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增强他“掌控”生活秩序的信心。


再比如,日常生活中不要吝惜表达自己的爱,有时候一些看似无力的话,如“你是妈妈的最爱”、“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妈妈都爱你”等,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珍贵的承诺,是他对我们爱之确认的重要基础。反之,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说“大灰狼来了”、“警察叔叔来抓你了”、“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否则孩子的安全感将受到伤害!
十五、故意惹大人生气(叛逆)
典型表现:孩子变得不那么“听话”了,以拂逆大人的意志为乐,处理不当了,他还会爆发严重的执拗,有时候都让人手足无措……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两三岁的孩子身上。
成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会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但成人出于社会规范的限制,往往会对孩子实行这样那样的限制,偏偏幼小的孩子尚不懂得拐弯抹角,于是便经常公然反抗,以至于有“故意作对”之嫌。

对策:
1、认识到“叛逆”是每个正常孩子都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调试自己的心态,适应孩子特殊阶段的表现。

2、就具体事件讲究说服策略,不动辄用“你要听话”来训导孩子。因为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说教可能会有两个负面后果:一,让他们更加逆反而故意不听大人的话;二,如果孩子经常迫于大人的权威而变得“听话”,则他们表达自我的主张就容易被压抑,甚至形成一种“奴性人格”。


3、“欲擒故纵”+“君子协定”,让孩子自觉就范。比如,我的女儿桐桐不爱睡觉,有时候晚上9点多了还在床上跟我们闹腾或看书,如果强硬逼她睡觉,肯定难以达到目的,这个时候,我们便先退一步,跟她商量个“君子协定”,允许她再玩或再看一会儿书,比如5-15分钟,但玩完或看完就得睡觉,往往就能达到让她睡觉的目的。


4、利用孩子的叛逆心理来个正话反说、声东击西,比如,桐桐有时候挑食,很难劝她吃进去某个东西,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候我就把这个食物准备好之后,先拿给桐桐爸,等桐桐爸吃的津津有味时,我再故意说:“别让桐桐看见了,她可不能吃这个”,小家伙一听自己不能吃,拗劲就上来了,非要跟我们抢着吃,往往她原本不要吃的东西就在这样的争抢中吃进去了。


5、应对逆反期的孩子,虽然要以宽容、尊重和艺术地处理为主,但有种情况也需要父母坚持一下底线,那就是当孩子的“叛逆”会招来生命危险、健康风险或妨碍他人时,比如,不让他动插座,他偏要动,大冷天的让她穿衣服,她偏不穿,不让他打小朋友,他偏要打。而且,这个时候往往由不得父母“迂回”制止,当下的强硬阻止便成为不可少的应对之策,只是事后最好跟孩子讲清个中的道理。孩子也需要这样的规范来明白行为的限度,这有助于他们的正常社会化。
十六、“人来疯”
典型表现:家里一来客人,就开始出风头,上蹿下跳,过分活跃,甚至动辄打扰大人和客人之间的谈话,给父母带来尴尬。一般发生在3-7岁孩子身上。
成因:“人来疯”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1)渴望得到关注。平素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够,致使孩子不得不想办法吸引家长的注意;(2)空虚无聊。家长忙于招待客人,使得孩子因寂寞难耐而寻机作乱。(3)家长平时对孩子管的太严,孩子的情感被压抑,客人的到来,让他们找到了发泄机会;(4)自我表现的欲望。孩子有了本领,就会有自我表达的欲望,而客人的在场,则给他们提供了舞台。

对策:
1、为了避免孩子因为被忽视而作乱,家长可以适当让孩子参与招待活动,比如,郑重向客人介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帮父母摆摆桌椅碗筷,给客人拿个水果,给孩子适当插话的自由等。
2、尊重孩子爱表现的特点,因势利导,给孩子在客人面前展示自己本领的机会,比如背一首唐诗、跳个舞等等,一般来说,表演完毕客人总会给孩子一定的夸赞,孩子的“向好心理”也会因此被强化,如果此时家长再对孩子进行礼貌待客之类表扬与心理暗示,则孩子一般就不好意思再作乱了。
3、即时孩子的闹腾影响了主客之间的交流,最好也不要当面惩罚和训诫孩子,以免孩子因自尊受伤而“破罐子破摔”大哭大闹,采用转移注意力等比较缓和的办法更为可取。比如,给孩子一件她从来没有玩过的玩具;借机让孩子搭个积木给客人看看等等。
4、对于那些人来疯倾向比较明显的孩子,家长除了平时做好礼貌待客的规矩教育之外,还可以在来客之前给她打个预防针,比如明确告诉孩子如果客人来了做个乖宝宝就给她买想要的玩具等等。
十七、胆小
典型表现:对外界刺激异常敏感,怕这怕那;公众场合不敢放开自己。

成因:孩子胆小主要有如下几种原因:(1)家长平时对孩子呵护的太紧,动辄提醒孩子这里危险、那里不能动,致使孩子感觉周围充满了“险情”;(2)家长喜欢用吓唬的方式教育孩子,使得孩子缺乏安全感;(3)孩子有过受惊吓的体验;(4)孩子生为抑郁质的气质类型,比较容易羞怯。

对策:在帮助孩子克服胆小性格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
1、教养孩子时适度放手,不过分保护孩子,但给他们提供相对安全的活动空间,避免经常对着孩子提醒这样那样的危险或者让孩子遭遇这样那样的危险。
2、避免用吓唬的方式教育孩子,以免剥蚀孩子的安全感。

3、如果孩子不慎受了惊吓,注意帮孩子“脱敏”,比如,如果孩子滑滑梯时不慎摔了下来,就想办法让孩子体验到只要防护得当,其实滑滑梯并不是那样容易发生意外。


4、如果孩子生而“胆小”,则就要对孩子的行为多一份宽容,不急于改变孩子,以免给孩子更大的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当面说些孩子“你怎么这么胆小”、“我们家孩子胆子太小了”之类的话,以免孩子受到消极心理暗示。
十八、不爱“打招呼”
典型表现:遇到亲戚邻居,家长让孩子打招呼时,孩子不配合,甚至逗她也不从。

成因: 如果排除了心绪不佳、叛逆、不喜欢当事人等原因,孩子不喜欢跟别人打招呼,可能有如下几种可能:
(1)孩子性格内向,羞于叫人;
(2)孩子平时的生活圈子比较封闭,很少跟别人发生交往,遇到陌生人容易紧张;
(3)父母事先忽视了礼貌教育,遇到熟人又拉着宝宝“仓促上阵”,宝宝不知道遇到熟人应该问好的道理,选择了本能的排斥。

对策:
1、如果孩子拒绝叫人是性格使然,家长就不要强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只要孩子在以他惯常的友好方式做出反应,家长就不必介意,性格不是一天能改变的,我们应该给孩子时间。

2、平时多给孩子提供交往机会,消除见到陌生人就紧张的心理。


3、家长平时注重言传身教,学前期的宝宝虽然尚难听懂大道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特别强,而且容易在家长的影响下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基于他们的这个年龄特点,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礼貌待人的言行示范,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偷学”了去。

4、孩子拒绝叫人时,千万不要当众批评孩子,那样容易让孩子把打招呼跟不愉快的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进而产生对这种礼貌言行的消极态度,今后遇到这种情况,更加容易逆反!比较妥善的做法是化尴尬为教育契机。比如,当孩子拒绝跟阿姨打招呼时,面对等待回应的阿姨,家长可以先“替”孩子跟阿姨打招呼。


一般而言,听到家长替孩子说的“阿姨好”,阿姨就反过来跟孩子回招呼,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被阿姨招呼的孩子不仅可以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还可以从家长那里学习到如何跟别人打招呼,甚至“反思”自己的不足,家长也可以在事后及时对孩子进行相应的礼貌教育。相信几次这样的反复之后,孩子再看到陌生人的时候,以往金口难开的状态定会有所改观。


转自: 哈佛家训

转载:请自行注明以上相关信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平台开篇注明的文章来源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